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【Java实现】栈和队列就是这么简单
阅读量:686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6

本文共 6323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1 分钟。

一、前言

上一篇已经讲过了链表【】了,它跟数组都是线性结构的基础,本文主要讲解线性结构的应用:队列

如果写错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体谅并指正哦,如果有更好的理解的方式也希望能够在评论下留言,让大家学习学习~

二、数据结构【栈】就是这么简单

2.1数据结构【栈】介绍

数据结构的栈长的是这个样子:

img_6b7268364a77b90a82c08d6fc9936534.jpe

其实非常好理解,我们将栈可以看成一个箱子

  • 往箱子里面放东西叫做入栈
  • 往箱子里面取东西叫做出栈
  • 箱子的底部叫做栈底
  • 箱子的顶部叫做栈顶

说到栈的特性,肯定会有一句经典的言语来概括:先进后出(LIFO, Last In First Out)

  • 往箱子里边放苹果,箱子底部的苹果想要拿出来,得先把箱子顶部的苹果取走才行

2.2数据结构【栈】 代码实现

栈的分类有两种:

  • 静态栈(数组实现)
  • 动态栈(链表实现)

从上一篇写链表我就认知到我的算法是有多渣了,普通的单链表操作也能把我绕得晕晕的。

由于我的链表还不是很熟,栈又不是很难,那么我就用链表来创建动态栈了!

既然是用链表,我们还是把上一篇节点的代码拿过来吧:

public class Node {    //数据域    public int data;    //指针域,指向下一个节点    public Node next;    public Node() {    }    public Node(int data) {        this.data = data;    }    public Node(int data, Node next) {        this.data = data;        this.next = next;    }    }

要链表用来表示栈,这次会有两个指针:

  • 栈顶
  • 栈底
public class Stack {    public Node stackTop;    public Node stackBottom;    public Stack(Node stackTop, Node stackBottom) {        this.stackTop = stackTop;        this.stackBottom = stackBottom;    }    public Stack() {    }}

2.2.1进栈

将原本栈顶指向的节点交由新节点来指向,栈顶指向新加入的节点

/**     * 进栈     *     * @param stack 栈     * @param value 要进栈的元素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pushStack(Stack stack, int value) {        // 封装数据成节点        Node newNode = new Node(value);        // 栈顶本来指向的节点交由新节点来指向        newNode.next = stack.stackTop;        // 栈顶指针指向新节点        stack.stackTop = newNode;    }

2.2.2遍历栈

只要栈顶元素的指针不指向栈底,那么就一直输出遍历结果:

/**     * 遍历栈(只要栈顶指针不指向栈底指针,就一直输出)     *     * @param stack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traverse(Stack stack) {        Node stackTop = stack.stackTop;        while (stackTop != stack.stackBottom)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:" + stackTop.data);            stackTop = stackTop.next;        }    }

测试: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//初始化栈(无元素)        Stack stack = new Stack(new Node(), new Node());        //栈顶和栈尾是同一指向        stack.stackBottom = stack.stackTop;        //指向null        stack.stackTop.next = null;        //进栈        pushStack(stack, 3);        pushStack(stack, 4);        pushStack(stack, 5);        traverse(stack);    }

结果:

img_5b890607bca17870e4472d8524c56651.png

这就符合了先进后出的特性了~

2.2.3判断该栈是否为空

很简单,只要栈顶和栈底是同一指向,那么该栈就为空

/**     * 判断该栈是否为空     *     * @param stack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isEmpty(Stack stack) {        if (stack.stackTop == stack.stackBottom)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->该栈为空");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->该栈不为空");        }    }

2.2.4出栈

  1. 在出栈之前看看该栈是否为空,不为空才出栈...
  2. 将栈顶的元素的指针(指向下一个节点)赋值给栈顶指针(完成出栈)
/**     * 出栈(将栈顶的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)     * @param stack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popStack(Stack stack) {        // 栈不为空才能出栈        if (!isEmpty(stack)) {            //栈顶元素            Node top = stack.stackTop;            // 栈顶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            stack.stackTop = top.next;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->出栈的元素是:" + top.data);        }    }

测试出栈:

img_7c82ecb8d22d30fcec3a922776596185.png

多次出栈:

img_8c2b498e4a3529705271c76bb3a42a2a.png

2.2.5清空栈

当时学C的时候需要释放内存资源,可是Java不用呀,所以栈顶指向栈底,就清空栈了

/**     * 清空栈     * @param stack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clearStack(Stack stack) {        stack.stackTop = null;        stack.stackBottom = stack.stackTop;    }

三、数据结构【队列】就是这么简单

数据结构的队列长的是这个样子:

img_5d1a904e6c826e7ca34422b1a6102b03.jpe

其实队列非常好理解,我们将队列可以看成小朋友排队

  • 队尾的小朋友到指定的地点了-->出队
  • 有新的小朋友加入了-->入队

相对于栈而言,队列的特性是:先进先出

  • 先排队的小朋友肯定能先打到饭!

队列也分成两种:

  • 静态队列(数组实现)
  • 动态队列(链表实现)

这次我就使用数组来实现静态队列了。值得注意的是:往往实现静态队列,我们都是做成循环队列

img_74e503dcda738797945e72caf2e4216b.jpe

做成循环队列的好处是不浪费内存资源

3.1数据结构【队列】 代码实现

这次我们使用的是数组来实现静态队列,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:

public class Queue {    //数组    public int [] arrays;    //指向第一个有效的元素    public int front;    //指向有效数据的下一个元素(即指向无效的数据)    public int rear;}

从上面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:rear并不指向最后一个有效的元素,在循环队列中这样设计是非常方便的!因为这样设计可以让我们分得清队头和队尾(不然循环队列不断入队或出队,位置是变化很快的)

由于我们是循环队列,所以frontrear值会经常变动,我们得把frontrear的值限定在一个范围内,不然会超出队列的长度的。

有这么一个算法:rear=(rear+1)%数组长度

  • 比如rear的下标是2,数组的长度是6,往后面移一位是3,那么rear = (rear+1) % 6,结果还是3

3.1.2初始化队列

此时队列为空,分配了6个长度给数组(只能装5个实际的数字,rear指向的是无效的位置的)
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       //初始化队列        Queue queue = new Queue();        queue.front = 0;        queue.rear = 0;        queue.arrays = new int[6];            }

3.1.3判断队列是否满了

如果rear指针和front指针紧挨着,那么说明队列就满了

/**     * 判断队列是否满了,front和rear指针紧挨着,就是满了     * @param queue     * @return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Full(Queue queue) {        if ((queue.rear + 1) % queue.arrays.length == queue.front)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>此时队列满了!");            return true;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>此时队列没满了!");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        }    }

3.1.4入队

  1. 判断该队列是否满了
  2. 入队的值插入到队尾中(具体的位置就是rear指针的位置【再次声明:rear指向的是无效元素的位置】
  3. rear指针移动(再次指向无效的元素位置)
/**     * 入队     *     * @param queue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enQueue(Queue queue,int value) {        // 不是满的队列才能入队        if (!isFull(queue)) {            // 将新的元素插入到队尾中            queue.arrays[queue.rear] = value;            // rear节点移动到新的无效元素位置上            queue.rear = (queue.rear + 1) % queue.arrays.length;        }    }

3.1.5遍历

只要front节点不指向rear节点,那么就可以一直输出

/**     * 遍历队列     * @param queue     *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traverseQueue(Queue queue) {        // front的位置        int i = queue.front;        while (i != queue.rear)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>" + queue.arrays[i]);            //移动front            i = (i + 1) % queue.arrays.length;        }    }

队列没满时:

img_421ada061c0064f69f1fd67bc94ec28c.png

队列已满了就插入不了了(验证上面的方法是否正确):

img_faa3c02e3751cfd24334ec5254a4f219.png

3.1.6判断该队列是否为空

只要rearfront指针指向同一个位置,那该队列就是空的了

/**     * 判断队列是否空,front和rear指针相等,就是空了     * @param queue     * @return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Empty(Queue queue) {        if (queue.rear  == queue.front)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>此时队列空的!");            return true;        } else {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>此时队列非空!");            return false;        }    }

3.1.7出队

出队的逻辑也非常简单:

  1. 判断该队列是否为null
  2. 如果不为null,则出队,只要front指针往后面移就是出队了!
/**     * 出队     *     * @param queue     */    public static void outQueue(Queue queue) {        //判断该队列是否为null        if (!isEmpty(queue)) {            //不为空才出队            int value = queue.arrays[queue.front];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关注公众号:Java3y--->出队的元素是:" + value);            // front指针往后面移            queue.front = (queue.front + 1) % queue.arrays.length;        }    }

结果:

img_ed78d67f92569bae480a119a53af8d93.png

四、总结

数据结构的栈和队列的应用非常非常的多,这里也只是最简单的入门,理解起来也不困难。

  • 栈:先进后出
  • 队列:先进先出

关于数据结构这方面我就到暂时到这里为止了,都简单的入个门,以后遇到更加复杂的再继续开新的文章来写~毕竟现在水平不够,也无法理解更深层次的东西~数据结构这东西是必备的,等到研究集合的时候还会来回顾它,或者遇到新的、复杂的也会继续学习....

想要更加深入数据结构的同学就得去翻阅相关的书籍咯~这仅仅是冰山一角

如果文章有错的地方欢迎指正,大家互相交流。习惯在微信看技术文章,想要获取更多的Java资源的同学,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:Java3y

更多的文章可往:

转载地址:http://uskf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GitHub 版本控制 项目托管 05 创建GitHub本地仓库1-创建空仓库
查看>>
从输入url到显示网页,后台发生了什么?
查看>>
“中国诺贝尔”再颁奖,百万美元捐赠者是一群被企业耽搁的科学家
查看>>
Exchange 2007 中特殊应用解析
查看>>
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之DHCP服务于不同的VLAN
查看>>
NIO学习笔记(2)-MappedByteBuffer文件映射到内存
查看>>
如何通过组策略配置proxy.pac
查看>>
基于OHCI的USB主机——UFI写扇区命令(Write10)
查看>>
关于Activity跳转动画大汇总
查看>>
WebSocket技术对于浏览器的支持情况
查看>>
SQL单用户实列登陆恢复master[sqlservr.exe]
查看>>
在IIS7上运行PHP功能扩展
查看>>
2-4 进度条控件
查看>>
Centos命令行下安装pptp客户端
查看>>
F#初学笔记07
查看>>
招聘带来的Silverlight团队技能指标
查看>>
nginx+keepalived 高可用兼负载均衡集群
查看>>
flex图片拖拽
查看>>
LINUX终端乱码解决方法
查看>>
HTTP、POP3用户使用AD验证访问Lotus Domino
查看>>